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工作,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加快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豫教高〔2022〕128号)要求,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创新实践平台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4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申报
(一)申报范围
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课程。
(二)立项数量和申报限额
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纽约国际官网申报名额:3门。
(三)申报要求
1. 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深刻领会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广研究性教学方法,营造研究性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团队过硬。建设高水平研究性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产科教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设置研究性学习内容,实行以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导师制”。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含主持人限5人)须承担有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研发课题,横向科研项目等,课程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
3. 教学方法创新。实施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进实验室,参加科研项目,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4. 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整体规划设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整合研究性教学课程、项目、教师、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建设契合课程目标的研究性教学资源库。
5. 教学评价科学。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制定完善的研究性教学评价指标,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建立常态化课程全过程评价机制。
6. 教学运行顺畅。教学过程材料完整,课程至少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支撑课程建设的教学案例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创新,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
7. 教学成效明显。取得实质性研究性教学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主题鲜明、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以及课程设计、研究报告、学生作品、软件著作权、专利等优秀成果。
(四)课程类型
1. 学科前沿类课程。组建由科学家、知名学者、行业领军人才等构成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将学科前沿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展、国家重大工程等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该学科最新动态、前沿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倡导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2. 交叉融合类课程。组建涵盖科学、工程、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多学科领域的课程教学团队,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汇聚,在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交叉学科领域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法,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科教融汇类课程。组建科研能力突出、教学能力扎实、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将典型科研案例、教师科研成果等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融入课程知识体系,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把高水平科研平台变为人才培养的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实验,更加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产教融合类课程。组建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企业专家、研究人员等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估,将企业实际项目、先进技术引入课堂,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导向的学习体验,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
5. 创新实践类课程。组建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备现代实践教育理念的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以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行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实践平台为依托,开展课程知识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探究化等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导向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五)申报材料
《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申报书》(附件1)一式三份,支撑材料一式一份(包含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承担的科研项目、研发课题等证明文件以及典型案例、优秀成果等)以及2-3个教学案例视频材料(MP4格式,每个案例5-10分钟),《2024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2)一份。
二、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申报
(一)申报范围
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多主体共建的教、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和校内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行业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科技园等各类平台建设的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创新实践平台。
(二)立项数量和申报限额
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纽约国际官网申报名额:2个。
(三)申报要求
1. 平台机制。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开放共享服务,通过灵活的运行机制吸纳学生深入工程一线、科研一线,开展科研创新实践锻炼,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构建融科研训练课程、项目、活动等为一体的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2. 师资水平。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能力卓越且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导师队伍作为科研导师(组),指导具有科研志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接触实践真问题,参与科研真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科研创新、科研实践、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且科研导师数量充足。能够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研发中心的研发项目为依托,推行基于问题、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促进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融合。近三年本科生实际参与科研项目数≥5项。
3. 硬件设施。平台具有满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发课题和活动以及基础性创新创业需求的硬件设施,既包括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举行交流讨论的空间条件,也包括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网络化信息平台等。
4. 支持条件。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具有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的制度机制以及相应资金支持,能够为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另外,学校层面也应为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促进实践平台与学院、企业等主体的沟通协调。
(四)建设标准
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周期为2-3年,立项后至建设期满达到以下条件者,可通过验收并正式认定为“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
1.本科生参与团队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数≥3项。
2.团队教师年均为本科生开展研究性教学或学术讲座≥32学时。
3.团队教师指导本科生在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若学生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须为指导教师)。
4.团队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术类竞赛奖、专利等成果≥2项。
(五)申报材料
《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3)一式一份;支撑材料(所依托平台成立/设置的文件及管理运行办法,平台承担的科研项目、研发课题证明文件,学生依托平台参与研究性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等)一式一份,其中图片采用JPG格式,要清晰美观;《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每单位一份。
三、材料报送
各教学单位请于11月12日前报送以上申报材料。
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相关材料报送教务处教学科N207,电子版发苏凤云老师钉钉。
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报送教务处实践科N213,电子版发杜志豪老师钉钉。
附件:
1.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申报书
2.2024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
3.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书
4.2024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4年11月4日